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正文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你认为职业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应该如何形成培养合力?

如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良好个性和人格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毕业生不仅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扎实的文化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且应该具备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社会实际工作是比较复杂的,这就不仅需要他们自尊自重、热情洋溢、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意志坚定;而且需要他们善于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以积极态度适应环境,发挥能力,创造成就。但是,由于目前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原因,职业学校学生似乎陷入了一种较尴尬的状态,使得职业学校学生反映出与普高学生许多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我们认为:职业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除了加强德智体美各项教育外,还应注重心理的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个性和人格,并且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教育,应该如何衔接才正确?

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结合构建德育互动机制。

学生的成长过程其实是“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转换过程是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影响的持续发展的进化过程。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取决于学生年龄。那么,如何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优势,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呢?

时代的进步决定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相互孤立,要实现两者的密切结合。为此,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不能完全由学校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教育,应该如何衔接才正确?


本质上,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孩子的摇篮教育。家庭教育,本质也是一种终身教育。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父母的好品格和言行会对孩子的言行品格产生微妙的影响。为此,学校应建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保持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在以下方面促进家庭学校之间的互动:

第一,设立学校附属机构。如果学校能定期召开家庭学校合作会议,积极开展家长培训工作。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教育方法、教育政策、教育方针、教育法等,指导家长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学习课外知识,增强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思想意识。

第二,定期举行家长会。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举行家长会。通过任课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等,与家长动员学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和有力补充。

第三,积极鼓励教师“外出”。教师要做好家庭访问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在生活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和学习伙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缝衔接,使教育工作在学校得以面对面地延续,形成强大的家庭学校教育合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件好事。)。

第四,采取“进来”战略。教师可以邀请班里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家长“进来”,也可以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在学校谈论他们的教育经历,供其他教师或家长学习和参考,也可以向家长提出计策,为改善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结合构建德育互动机制。


学校要积极开发德育资源,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先导,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体现者和主力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爱心打动人,使学生愿意接受自己使用的教学方法,并接受随之而来的各种道德要求。(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平时教师可以访问生病的学生,在天气冷的时候给学生加衣服等。通过它,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教师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要努力以公平、客观、有道理的方式说服人,树立崇高的形象。

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发校本课程,发挥教育的德育功能。为此,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育要求,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进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等,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司法局的领导为学生举办法制讲座。同时,还可以邀请人事部的官兵为新生开展军事训练活动。学校也可以组织阅读活动,报告、写作、讨论、评价,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和人生观。

校园文化作为强大而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学校应有效开发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受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德育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如果学校能把校园的橱窗开辟成“德育之窗”。学校教会处的教师可以定期更改橱窗的内容。橱窗的内容可以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等。教室的墙壁或走廊的墙壁上贴着对人生有启蒙意义的名人的名言。学校食堂的墙上贴着节约用水、节约粮食、吃文明饭的宣传标语。草地等地有几个写着德育宣传标语的招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班活动,达到德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早的,也是全方位的。学生们从出生到进入社会,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进入社会后仍然受到自己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一辈子。学校应该鼓励家长改善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成员的生活情绪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空闲时能追求有意义的事情,就能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间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因为现在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很强,如果父母能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创造实用、乐观、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有帮助。同时,父母应该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家庭氛围的创设有重要影响。父母尊重孩子,经常与孩子沟通,适当指出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往往能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社会教育一般是指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外,所有社会团体、文化教育机构、组织和社会成员对青少年的教育。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重要的制约和辅助作用。社会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社会教育的内容也很丰富,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社会教育直接影响社会舆论,可以直接改变社会风气。

良好的社会教育可以增强学校德育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社会消极力量也会削弱学校德育的效果。穿着“正义”外衣的反动言论会毒害青少年的思想等。为此,学校要严格筛选社会资源,让学生正确分析社会现实,分辨美丽和丑陋,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各种社会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社会教育对丰富学生的休闲生活,扩大学生的交际圈,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要充分利用所有社会资源,丰富教育内容,让环境保护教育、国防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等都能进入校园,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掌握社会情况,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孤独的老人等。教师也可以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家长以学生为对象接受社会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家长引导学生正确审查各种社会现象,分辨善恶。总之,学校要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连接好,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合作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这样学生就能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家成为好孩子,在社会上成为好市民。

我们如何对职业学生角色,学校,专业的认识,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人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受教育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针对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特点,学校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努力解决好理想、能力和方法问题,把职业意识教育贯穿于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学生积极的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枯燥的说教中,而应从小事抓起,贯穿在每个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潜移默化,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所谓的职业意识,就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它包括自信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怎样才能形成合力?

你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想要有效的形成教育合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家校联合。定期进行沟通,建立家长会等等形式,这样能够达到很好的合作形式,彼此合力教育事项做到最好。谢谢。

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有哪些

培养高技能人才

(一)创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应努力做到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促进其发挥更大作用;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引导更多的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二)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

胜利油田职业学院与二级培训部门要努力打造”高技能人才的摇篮”,给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训练提供平台,在“应知”方面应该达到技师的要求,在“应会”方面应该达到初、中、高级的标准。

要以“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努力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沟通与衔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效能。把国内外一些新工艺、新技术知识,通过教育培训传授他们,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高技能人才健康发展。

(三)强化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力量

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还必须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一是加强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师资、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投入,改善和改进实习条件与手段,强制淘汰传统的、落后的实习设备;

二是给予实习训练以足够时间的投入,切实保证技能实习课课时。

三是加强在教学改革上的投入,重视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基础素质和核心技能的开发培养。只有这样,技能教学型院校的学生,经过严格的技术技能和基础素质两方面的考核,取得证书后才能就业上岗。

高技能人才不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技能人才所具有的较强动手能力和高新技术应用能力。聘请或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

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既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以“创新工作室”为抓手既有创新的平台,又有技能操作训练场,达到同时并举模式。

(四)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坚持复合型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相结合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向综合职业素质发展,精一门专业技能,会几门相关技能,走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之路。对职业资格鉴定也应由单一工种逐步向复合工种转变,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在用人上即越来越细化,又越来越强调综合能力了。

职业资格鉴定必须以产业界的需要、生产和技术实际设置为考核目标。过去,传统产业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技能考核都有代表性的典型零件,从易到难,考核等级也依次上升,行业之间相互独立的多,相互联系的较少。

油田是一个多工种的集合体,岗位变动也在所难免,规范性考核虽能以标准来考核个人的单一操作水平,却往往很难考核出一个人的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学校里学到的单一技能往往与实际应用要求和需要相距较远,或根本不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非常注重能力的培养。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1、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规模、职业教育课程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特定时空范围的概念,要随着国家、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变化。这就使得理解这种变化成职业教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一命题虽然很简单,却是以下七个命题的前提。

2、之所以会变化,是因为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和它们所存在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职业教育的模式、规模与课程必然也要发生变化。

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可粗略地划分为六大类:经济、文化、工作、教育、社会、政治。因此,从宏观上看,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的现实形态有它存在的客观性。

3、在这六类因素中,每一类都包括许多更为具体的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有:GDP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的理性化程度、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劳动力市场模式、劳动力失业状况等。

文化因素主要指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工作因素包括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工作组织形式等;教育因素主要有:教育哲学、教育体系的发展、职业教育自身的现实状况等。

4、这些因素对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的影响作用不是线性的,其中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例如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可能使得职业教育越来越必须,另一方面却可能出现技术排斥工人的现象,造成工人失业,使得许多人为了寻求就业的稳定而去追求高学历,从而阻碍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充。其最终作用到底如何,要取决于它与其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5、因此,每一种因素都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而是要和其它因素发生交互作用,最后作为合力对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产生影响。

比如日本企业内培训模式的形成,一方面它和日本企业管理的两大制度,即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它和日本企业结构以大型企业为主,以及日本战后失业率很低也密切相关。

6、这些因素对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与学生和家长、企业、政府、学校的职业教育观发生相互作用,影响他们的职业教育观来实现的。现实的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是人们选择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有它存在的主观性。如果某种因素的影响没有被学生与家长、企业、政府或是学校所认识,那么它的影响只能是潜在的,也许永远不会发生现实作用。

7、现实的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是学生与家长、企业、政府、学校多方面交互作用达成的一种平衡。学生与家长、企业、政府、学校在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选择中的作用是不均衡的;每一方作用的大小在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也是不确定的。

比如当前中国职业教育规模的下滑,以及综合高中的出现,在其中起了极为关键作用的便是学生与家长的升学愿望。这里不仅把政府看作为社会共同利益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