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公民在网络上的任何言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网络上散布谣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行政责任: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在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可按寻衅滋事罪定罪处而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者,可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在网上传谣言,网暴他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网上传谣言,网暴他人,都是需要承担相对的法律责任。而且会根据实际情况,而产生相对的法律责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发现有一些人在网上传谣言,并且网暴他人。从而让我们觉得这些人的做法是令我们比较反感的,而且与此同时也希望这些在网上传谣言网暴他人的人,能够做出相对的改变。

一、需要承担相对的法律责任。

在网上进行传播谣言,或者是进行网暴他人。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承担相对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在网上进行传播谣言和网暴他人,不仅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且也要根据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对应的法律责任。并且与此同时,也需要出面澄清自己所传播的谣言,并且对网报的人进行相对的道歉。

二、传播谣言的后果。

很多人会把一件事情夸大或者改写之后发布到网络上面,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对这件事情的真相有一定的误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网上传播谣言的行为。甚至有一些人,为了传播一些谣言,选择一些无中生有的事情进行编写,然后在网络上进行谣言。从而会给受害者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有的时候会直接影响受害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也会让受害者的内心受到很大的创伤。所以说传播谣言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而且也需要为自己传播谣言的行为进行买单。

三、网暴他人的后果。

关于网暴他人的事情,在这里就不需要介绍,我们就会知道相对应的后果。很多人在不经意间,通过网暴他人的方式,让自己获得一定的快感。但是被网暴的受害者,却因为承受不住网络的舆论,而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希望。从而让自己做出一些比较极端的事情。因此网暴他人的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不传谣不网暴的人。

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会被判刑吗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是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言论的,但发表个人言论要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造谣、不得侮辱诽谤他人,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会不会被判刑,要依据情节而定,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网络上侮辱人用负法律责任吗?

法律主观:

在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要 负法律责任 。网络上的侮辱、诽谤与现实中的侮辱诽谤要承担相同的法律责任。即如果侮辱、诽谤情节较轻,被害人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并赔偿损失。如果侮辱、诽谤情节严重,涉嫌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的,可申请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或者 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法律客观: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在网络上辱骂他人,触犯了哪些法律?第几条的规定?要受什么处罚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公民的、法人的名誉权。如果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等情形的,根据《刑法》(法律)第293条第1款第2项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辱骂他人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第42条第2项等相关规定,由公安机关依法对当事人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参考资料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

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律)

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21号)

第五条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