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正文

中山大学为何深陷娱乐风暴中

中山大学为何深陷舆论风暴中?

在舆论场中,很少有高校像中山大学这么惨的。7月才过去20天,这所创校已经100多年的985高校已经连发了两次重大舆情事件。这让人们不禁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疑问,这所大学究竟怎么了?是媒体过分解读,还是学校本身就有问题?

7月8日,一篇名为《她曾以为自己能逃开教授的手》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文章中提到5名女性举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张鹏,多年来利用田野调查、指导论文等机会持续骚扰女学生及女教师。

这篇文章首发是在网易公众号上,因为作者是独立记者、撰稿人黄雪琴,在内容上又涉及广东一流高校——中山大学,事件曝光后,很快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不幸的是,这篇文章在发布几小时后就遭到了删除,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复制重发的文章也被删除。

但删帖并没有堵住汹涌而来的舆论,在网友的努力不懈下,这篇文章得到不少十万+的阅读,新京报、央广新闻、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也及时发声。

经过两天的舆情发酵后,7月10日,中山大学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已经注意到网上关于反映该校教师张鹏有违师德师风的信息,已经在4月开展了调查,之后已经对张鹏做出停课处理,取消了其硕士生、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事情本该在这告一段落,没想到性骚扰事件的主人公张鹏7月12日突然发声,又引起了一波舆论大讨论。

7月12日晚,张鹏在其微信朋友圈中发出一则声明,称第一篇揭露此事的网文《她曾以为自己能逃开教授的手》中有大量与事实不符之处,他将积极组织证据,在必要的时候将对前述网文的作者黄雪琴及有关媒体提起侵权诉讼,以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这边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山大学教授骚扰事件”余波未平,那边“中山大学任命百名‘正副部级’学生干部”一事又引发了网友群嘲。

7月19日,中山大学学生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山大学学生会2018至2019学年度干部选拔公告》,公告中按照三个层级公示了两百多个学生干部岗位,而在“秘书机构”和“组成部门”两层级中,还特别标明了职位是“正部长级”还是“副部长级”,俨然一副小官场的“备份”。

同时被传播的还有中山大学第44届学生会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本次会议的报道规格和行文方式也像极了政府形式:听取学生会主席作报告,常委会并与会学生集体讨论,团委副书记作总结讲话,然后照例是“胜利闭幕”。

一个学校学生会,任命百名"正副部级"学生干部,开会时仿造政府形式……这些都被网友打上“行政化、官僚化”的标签,被舆论谴责。

针对网络热议的“干部任命问题”,7月20日,中山大学学生会就此事致歉,并说明了任命百名学生干部的原因。

单从微博来源上看,舆论关注最高峰出现在7月9日,当天共有39519篇相关微博言论,成为传播影响力最大的平台。

从舆论热议高频词来看,张鹏教授骚扰事件受到舆论的高关注,热议关键词基本与此事相关。

一月不到连发两起舆情,且都饱受舆论非议,中山大学为何会深陷舆论,无法自拔?

追根溯源,还是在应对师德师风上不够坦荡,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这当然也是国内诸多高校的通病。一般高校在面临攸关学校声誉的事情时,不管事件性质如何,第一反应总是先压制,再“偷偷地”处理,这就使得事件被曝光时往往已经演变得十分严重,达到了公众的愤怒点,其后的发展也不具可控性。

中山大学在处理张鹏骚扰事件时便是如此。曝光前,学校方“一面夸学生提案做得好,一面对学生、媒体的质疑不回应、不讨论”,曝光后才真正做出一系列相关处理,目睹处理全过程的网民自然不能满意,所以中山大学的次生舆情接踵而至。

“学生会任命百名‘正副部级’学生干部”引发争议,只能证明了中山大学在“张鹏教授性骚扰”一事上舆情应对的失败。正常来讲,大学里面“正副部级”称号存在已久,即使此次学生会任命人数达百人之多,考虑到中山大学的规模,也是正常情况。但是此事经过网络放大加工后,所有的正常变成了不正常,被打上了“官僚主义”的标签,这一切不得不说是受之前“性骚扰事件”的影响。

在国际上为什么中山大学比北大或清华大学还要出名?

相比于北大、清华,中大更自由,更包容。在很强的学术氛围下,允许学生自由发展。因此学生的视野更宽广,自律性更强。更加符合国外的教学理念。

而且中山大学不止一所,历史上,中国名牌大学就是中山大学,分为为国一中,国二中,国三中,国四中,国五中,现在是广东中山,武汉大学,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河南大学。以前中山大学是指这五所国立中山大学,所以国际名气上确实比较出名。

中山大学的师资力量:

中山大学有专任教师425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95人、副高级职称1834人,研究生导师5857人(含兼职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2687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含双聘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双聘2人)。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54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7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2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6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0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71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10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被戏称为双鸭山大学,与黑龙江双鸭山有何关系?

中山大学被人们戏称为双鸭山大学和黑龙江的双鸭山并没有关系。中山大学被人们称为双鸭山大学和他的英文读音有关,它的英文读音和双鸭山非常像,于是就有了双鸭山大学的称呼。

中山大学被称为双鸭山大学和一个叫做张永铭的作家有关。2012年的时候张永铭曾经到过广州,他在广州的地铁上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地铁上每到一个站是会报站的,而且是中英文双语报站的。当张永铭乘坐地铁经过中山大学的时候,地铁中的英文报站非常像双鸭山大学站。张永铭感到有趣的同时也将这个“双鸭山大学”记了下来。

五年之后,也将是2017年。网上的一张截图火了起来,截图是一本的某一页。在这一页中,作者将sun yat-sen university(中山大学)翻译为了双鸭山大学。这张截图被发现后,顿时引起了网友们的吐槽。随着网络的传播,知道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

和大家想的一样,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张永铭。后来随着这件事的越来越热,张永铭也出面做了解释。他在书中给主人公虚构了一段中山大学的经历,完全是为了玩梗才翻译成双鸭山大学的,绝对没有对中山大学的一点不敬。


后来这个梗也就随着这件事情流传开来,中山大学的学生本着自黑的心态也接受了这个称呼。大家都是年轻人自黑一下也未尝不可,清华大学不是还叫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嘛。至于黑龙江的双鸭山则和中山大学没什么大学。不过据说黑龙江正在准备修建一所综合大学,就叫双鸭山大学。不知道到时候这个双鸭山大学会不会和中山大学搞个合作啥的。

45岁的中山大学癌症研究治疗教授赵勇病逝,为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早逝?

一教授赵勇病逝

又一生命陨落,又一英才早逝。据报道,4月8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勇因病在广州不幸逝世,终年45岁。具体死因不得而知,过劳致病或带病过劳为最大可能。不管怎样,人死了,意味着很多东西彻底解离,永远消失,无论怎么解读、修饰、升华,对于一些特定相关人来说,没了就是没了。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像赵勇教授给予最大的尊重和感谢。

二当代科研人员的压力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毫无疑问受到的压力是巨大的,在一个规定的时间段内,你需要研究出一个实验的结构,你需要制作出一些药物等等,就拿最近的新冠疫苗来说,医学科研人员对于新冠病毒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尽心尽力的,是在与时间赛跑,越快的研制出新冠疫苗就能够越快结束疫情风波,当然这就离不开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工作了,每个人都需要加班加点,常常都是工作到深夜,早上又要很早起来继续工作,吃饭也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这就导致了科研人员其实只有很少的时间去休息,去好好吃饭,也导致了他们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很少能够和自己的家人去沟通或者去休息娱乐,长时间下来,负面情绪几乎都自己一个人抗,最后导致了压力越来越大,对于自己的健康或者心理方面都是非常不好的。

三身体管理

科研人员的身体管理其实除了每年的体检之外,是没有额外的保障的,和普通人一样,只是在治疗过程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平常的生活中,科研人员的睡眠,饮食,运动,休息都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而这些所有的隐患都是被科学责任所掩盖的,医学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地去做实验,记录数据,环境科研人员也是不断地去做各种实验,找到对环境有帮助的材料复合导体等等,这些都基于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所以他们自己的身体也往往被忽视了,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证明了,年轻的科研人员对于科学崇高的追求和身体的承受能力是不成正比的,科学人才的健康需要被重视。

很感谢每一个科研人员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而做出的努力,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日常能够好好休息和保护自己。

中山大学为什么不在中山,而在广州?

因为中山大学最初创立的时候就在广州市,原名国立广东大学。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提议将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10月获国民政府批准。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故改名为中山大学,不是因为中山市这个地方。

截至2018年底,中三大学有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

1、广州校区南校园

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占地面积:1.239平方公里。

院系设置: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雅学院、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逸仙学院、体育部。

2、广州校区北校园

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74号。

占地面积:0.208平方公里。

院系设置: 中山医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

3、广州校区东校园

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

占地面积:0.989平方公里。

院系设置: 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心理学系、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工学院、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药学院。

4、珠海校区

通讯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

占地面积:3.571平方公里。

院系设置: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历史学系(珠海)、哲学系(珠海)、国际金融学院、国际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旅游学院、数学学院(珠海)、物理与天文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5、深圳校区

通讯地址:深圳市光明新区。

占地面积:3.143平方公里。

院系设置: 将建设11个学院,包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文学院、理学院。

扩展资料

中山大学的办学历史: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戴镏龄、商承祚、容庚、梁方仲、姜立夫、高由禧、蒲蛰龙、高兆兰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

参考资料来源:中山大学官网 -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中山大学官网 - 中大校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中山大学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