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正文

孩子有时候很不听话,我都是棍棒教育,网上都说棍棒教育不好,你们都是用什么办法?教育孩子真累!

家长使用棍棒教育的效果不会好,聪明家长都怎样做?

老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也就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的时候就采用棍棒教育,这样孩子可以服从家长的命令,相对来说,以前的时候确实看到不少的报道,这样对于孩子的教育,好像看似孩子特别的听话,但是实际上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和成长来说,却是有不一样的影响,甚至有很多负面的影响。



前段时间,和张姐一起聊天,张姐感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原来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张姐数落了孩子几句“你做题认真点啊,这么简单的都做错了!”结果孩子非但不配合,反而和张姐顶撞了几句“妈妈你能别唠叨我了吗?”“妈妈你能安静点吗?”张姐实在气不过,动手胖揍了孩子一顿!张姐说“以前教育孩子,孩子还挺好的,现在孩子脾气比我都大!”“小时候不教育孩子,以后更加难管!”



当家长盲目的要求孩子听话时,这并非是合适的教育方式,这也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发育,也有可能影响到亲子间的相处关系。想要让孩子主动变乖的家长,不妨试试下面这三招:

家长的教育标准一致


当父母间的教育标准不一致时,孩子很容易造成对是非的观念混淆。无法区分父母所说的听话内容不一致时,到底应该听谁的,进而在行为表达上缺乏规范性,产生行为偏差。



给予孩子表达想法的时间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有不同的意见时,主观上认为孩子的想法并没有可以采纳的部分,进而很容易表现出忽略或者轻视的态度,妨碍孩子想法的表达。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表达能力受到限制,以及对父母的教育存在误解。



增强孩子的参与感


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尤其是和孩子有关的问题,这种孩子可以参与其中的参与感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民主和尊重。进而孩子会更加愿意配合、回应父母的教育。



当家长发现孩子不听话时,勉强其听从自己的安排或者大加指责和批评,这显然不利于健康成长。此时家长适当的调整教育方式,迎合孩子的心理状态,在平时生活中给予孩子表达的空间,相信父母的引导会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孩子太调皮,家长天天棍棒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有用吗?

棍棒教育通常发生在过于调皮的孩子以及脾气暴躁的父母身上,这样效果会立竿见影,但也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不可磨灭的影响,更多的可能是阴影。无论什么教育都有利有弊,通常爱的教育即可,不得已时也需要棍棒教育。我自己的孩子就是比较调皮的,每次他做错事情我都先跟他沟通,讲道理,但是一般都是不行的,都是要严厉批评他,因为调皮的孩子他根本不会认真听你说话。

小孩的教育不管是棍棒教育还是鼓励教育,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当鼓励教育不起作用的时候,棍棒也得提起来!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大多数孩子回家看到父母在看书,学习,锻炼身体,孩子也会学习。如果看见父母大多数时间拿着手机玩游戏,却要求孩子好好读书,效果是不会太好的。二、陪伴和帮助。多陪孩子,有利于彼此了解,增加信任。在此基础上,再适时给予帮助。比如,希望孩子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可以简单的一句话,你学习得有计划啊。可以孩子并不像我们懂得计划,往往不知所然。我的做法是,就某个学习课程,和孩子一起拟订计划,并按计划实施。这样,孩子就学会做事情的计划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

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教育孩子要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赏识教育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如果我们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那我们的孩子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这个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使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

棍棒教育真的好吗?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很多妈妈爸爸的心中所想,想要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父母们的教育方法什么样的都有,有循循善诱的,有不断鼓励成长的,最为常见的就是“棍棒教育”了,那么“棍棒底下真的会出孝子吗?”亦或是说“又是打又是骂的对孩子们没有不好的影响吗?”这值得家长们深思。

朋友小陈和她老公离异了,7岁儿子小天由她抚养,小天父亲需要按时支付抚养费。自从离婚后小陈的脾气越来越不好,碰到些不顺心的事就总是愁眉苦脸,每天小天只要有什么事没做好,小天都免不了要挨妈妈一顿骂,有时候则可能直接是一顿打。

离婚一年了,小陈越来越过分,常常把自己不如意的事情发泄到小天身上,小天就成了妈妈的出气筒,而小天心里害怕他不乖惹到妈妈,妈妈会离开他。他觉得他如果一惹妈妈生气,妈妈随时都可能会离开他。

“又打又骂“这种动口动手式的教育,父母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这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却是不利的,最明显的就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打骂教育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有些家长喜欢一股气往孩子的身上撒,给自己找点借口打孩子发泄或者骂孩子撒气,而孩子可能会认为爸爸妈妈都是对的,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爸爸妈妈会不会随时不要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不爱他等等,这会让孩子的心理受伤他会觉得很害怕孤独甚至恐惧,会让孩子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做事情可能会畏畏缩缩,慢慢的也就导致了不自信,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不利的。

第二,动口动手式的教育使亲子关系隔座山。

动口动手式的教育会让孩子与家长产生身体或者心理上的距离。他们会不喜欢家长的触碰,在他们的心理,爸爸妈妈老是打人,心理会抗拒与他们的亲近,内心的事情更不愿意和他们分享。


第三,打骂教育影响孩子性情。

长期生活在打骂教育环境中的孩子极容易被打骂教育影响,导致孩子性格的极端,一种孩子可能脾气暴躁,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发火,暴躁,另一种则是因为长期的打骂导致性格内向,什么都不说,不喜欢和别人交谈也不喜欢和他人来往。

这两种性格,不管是其中哪一种都不太好,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弊而无利的。那应该选择怎么样的教育方式方法呢?

伴随式教育

伴随在孩子左右,也可以说是陪伴式的教育。将孩子放在自己身边,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陪伴孩子,并且让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当作模本,如果父母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应该及时改正,当然如果发现孩子哪些方面或者哪些事情有做得不对,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告诉他怎样才是正确的。

奖惩教育

与棍棒教育相比,孩子一定会更喜欢这种教育方式,孩子做得好可以奖励进行正向激励,孩子做得不好适当的进行惩罚,绝不是拎起棍子就打,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会对是非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做事也是比较有条理。

教育方式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鼓励式的教育等等,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还是得由父母结合自己孩子的性格进行选择,但是千万注意不要选择动手,这种教育方式不会适合成长中的孩子的,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有利于孩子终生的!

小孩子淘气不听话,作为父母应不应该采用棍棒教育?

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分为好几个阶段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里,父母一定要选用特定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但是有不少父母表示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事情,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娇贵,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但是跟他们好好讲道理,孩子们又不听,这该如何是好呢?

“棍棒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有利于规则意识的养成

家长们都知道教育孩子尽可能不要使用比较粗暴的教育方式,但是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之后,就必须要使用棍棒教育了。

  • 小芳的儿子豪豪今年11岁了,按说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但是小芳却发现孩子已经被家里宠坏了,现在变得无法无天,目中无人。
  • 有次豪豪和家人一起聚餐,在整个聚餐过程中豪豪只低头玩手机里的游戏,也不晓得和长辈说说话,长辈和豪豪聊天的时候他也是爱答不理的。
  • 豪豪爸爸看不下去了,批评豪豪说,把手机放下不要在玩手机了。
  • 谁知道豪豪竟然朝爸爸吐口水,这下可把豪豪爸爸气坏了,立马冲上去打浩浩。
  • 小芳本来是非常不支持丈夫打儿子的,但是没想到通过丈夫的这一顿打豪豪竟然变得乖了许多,再也不和长辈顶嘴了。
  • 小芳想有的时候打骂孩子也是一种教育方法,但是一定要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用。

美国教育学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教会孩子规则意识,如果孩子总是打破规则,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动用轻微的体罚去惩罚孩子。

那么在“三打四不打”中,哪三种情况下父母可以使用棍棒教育?

1)不尊重父母和其他长辈

相信每个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都会教育孩子懂礼貌,尤其是要尊重长辈。

但是现在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都开始对父母大吼大叫,毫无感恩之心,好像父母就是他们的仆人一样,这样的孩子必须要受到严厉的教育,因为懂礼貌,尊重父母,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的情感认知。

2)知错犯错、屡教不改

众所周知,小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鼓励孩子知错就改,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

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知错犯错、屡教不改,同一个错误明知不能再犯,但是孩子毫无敬畏之心,面对父母的教诲丝毫不在意,这样的孩子是十分目中无人的,所以家长也要严格的管教。

3)犯错毫无悔改之心

现在的孩子每一个都是被宠大的,当我们看到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耐心地教导孩子。

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孩子知道自己犯错了,但是毫无悔改之心,也就是说他在心里并不认可父母对他的教导,所以面对自己犯的错误丝毫没有忏悔的意思。

这样的孩子是非常难管的,如果父母的耐心教导对这样的孩子不管用,那么父母就可以使用更严厉的方法来教育他了。

那么孩子的哪四种情况,是父母绝对不能使用棍棒教育的呢?

1)首次犯错,知错能改

法国教育学家曾表示,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当孩子犯错之后并明白了道理,他的成长才是有意义的。

很多孩子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在生活中很容易犯错,当孩子首次犯错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教导孩子,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后,还能有悔改的心理,在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能打骂孩子。

2)无心犯错,主动认错

每一个幼小的孩子都非常好奇周围的世界,所以当他们做出什么举动的时候总是会容易出错,但是这些孩子都是无心的。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不小心,犯错之后又主动地向家长认错时,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的这种做法,并赞扬孩子,然后再教导孩子为什么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如果父母面对孩子无心犯错时而去打骂了孩子,这个时候孩子承担的只有非常痛苦的自责。

3)达不到父母过高的期望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他们一直在成长的过程中,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很难摸清孩子能力究竟到达了什么程度,但是有些父母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孩子过多的期望。

比如说一个只有8岁的孩子,父母觉得他已经可以独自去超市买东西了,当孩子不敢一个人独自去买东西时,父母就会责怪孩子。

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是不应该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弱项。

这位8岁的孩子不敢独自出门买东西,父母就要锻炼他的外出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责骂他。

4)努力做事却不周到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被父母给寄予了很多希望,比如说在学业上,很多孩子好好学习就是为了讨父母的欢心,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完成了父母的期望,父母也会夸奖自己,没有孩子会不喜欢被夸奖的感觉。

但是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想要尽力去做某件事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他预想不到的意外。

比如说当父母让孩子去干什么事情时,却没有告诉孩子要注意什么,所以结果孩子可能会搞砸了这件事情,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能打骂孩子,要知道孩子这也是在不断地尝试和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

相信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不耐烦的一面,可能会因为孩子犯的一点小错误就去打骂孩子。这样的家长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错误,可能孩子犯的错误并不值得,家长生这么大的气。

而有些家长面对孩子闯出的滔天大祸时,也不去管教孩子,反而为孩子撑腰,这样的家长也要明白,对孩子一味的骄纵可能会断送他的大好人生。

所以说我们在面对孩子犯错时,要合理地分析清楚,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该打,什么样的错不该打。

在这里提倡家长使用《正面管教》来对待孩子,所谓的《正面管教》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提出的,他说的正面管教是指:教育孩子时既不骄纵也不惩罚,这样才能培养出自律又有责任感的孩子。

不知道您面对孩子犯错时会怎么教育他呢?您面对孩子犯错时,有没有想要打他的冲动?

“棍棒教育”方法有误吗,宝宝有错误家长怎样做会更科学?

一说到惩罚孩子,家长的脑子里首先浮现的就是“打是亲,骂是爱”或者“孩子不打不成材”这样的老话。虽然打孩子这样的观念在现代育儿理念里已经被很多人指责,但是也有不少家长认为,适当打一打孩子也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手段,可这种手段真的有效吗?

小方的孩子五岁,再有一年就要进入小学了。可小方最近却越来越头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的孩子是男孩儿,所以性格特别外向,又爱调皮捣蛋。三岁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老是被老师投诉他坐不住又爱惹别的小朋友,时不时还搞得班集体鸡飞狗跳的。每次收到老师的信息,小方就火冒三丈,还专门在网上买了一根戒尺。



只要儿子淘气,就拿戒尺打上一顿。小时候还好,打了一次可以管好长时间。可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现在儿子五岁了。只要小方一拿起戒尺,儿子就开始满屋子乱窜,有时候还冲上来嬉皮笑脸地抢小方的戒尺。每当这个时候,小方就开始苦恼,这要是进入小学以后该怎么教育啊?不是都说孩子不打不成材吗?为什么这孩子越打越不成材啊?

现在的教育理念里“鼓励教育”和“不能打孩子”是最为主流的两种思想,可是家长执行起来总是不到位。鼓励孩子经常鼓励不到点儿上。不打孩子,却也没有很好的惩罚手段。那么孩子犯错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是真的不能打吗?如果不能打,那要采取什么样的惩罚手段才是有效的呢?。



打孩子的弊端在哪里?

1、这是成人居高临下的威慑

总的来说,家长选择打孩子是因为家长在体能和心理上对孩子有着居高临下的威慑作用。这个行为在孩子看来不过仗着家长是成年人这个优势。所以他就算在当下进行了认错和求饶。却没有心服口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甚至会认为这是家长的无能,从而在内心对家长产生蔑视和逆反心理。

我们也不难发现,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家长就不打他们了。用最简单的道理来说,那就是家长打不动他了,所以打孩子这种行为更多的出现在孩子幼儿时期。

2、不是长期有效的教育手段

打孩子绝对不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教育手段。教育孩子的本质是什么?是要让孩子明白做事的底线,明白他错在哪里,他应该怎样改正他的行为。但是用“打”这种方式。只能让孩子把犯错和暴力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时候,“打”这个行为会纯粹变成家长宣泄情绪和怒火的出口。整个过程对于孩子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没有丝毫帮助。甚至很多时候,家长仅仅是“打”了就完了。最后留在孩子心里的只能是伤痛,而没有任何的收获。



3、孩子的身心都受到创伤

打孩子通常还会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都带来极大的创伤。身体方面,由于家长在打孩子时一般是处于盛怒状态,所以下手容易不分轻重,轻则孩子皮肉受苦,重则使孩子的身体受到不可逆的伤害,这已经是一种家暴。而心灵方面,孩子会对家长产生极其恐惧的生理反应,要么在以后对家长唯唯诺诺,要么更加逆反和抗拒。

4、激化家庭矛盾

在一个家庭里打孩子或者不打孩子,有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当家长其中的一个人采取打孩子这种教育手段的时候,另一个人可能会非常不满。这样教育理念的冲突矛盾容易演变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一个人打一个人护,有时候打孩子打到最后变成了家长之间的争吵。这时孩子的认知会变得更加混乱。

由此可见,打孩子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手段,可是孩子犯错在所难免,犯错就要受到惩罚,那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怎样面对和处理孩子犯错呢?

1、双方情绪应当处于冷静状态

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一定要在一个极其冷静的状态下。因为情绪不好时是没有办法对事情做出正确判断的。孩子犯了错,他的心里一定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家长可能会生气,所以他的情绪忐忑不安。而家长这时的情绪也是处于即将爆发的火山阶段。

如果这两种情绪直接相碰,双方就会变得无法用理智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不需要在当下立刻做出判断,不妨给自己一个冷静期,先到别的房间好好思考对策。等情绪冷静之后,再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聊到底发生了什么。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