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正文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应该同时考虑幼儿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学习和态度、情感的培养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情感和态度,应注重哪些方面

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 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 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如何指导幼儿科学教学活动

如何指导幼儿科学教学活动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它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
科学教育既包括自然与人类世界的知识,又包括发现该知识的技巧,还是包括认知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是一种思考,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一种正确的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究竟应该教些什么,又该怎样教呢?现代科学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有哪些变化?又有哪些方法和策略?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任务
1.释放儿童内在的探究力量。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应立足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其首要目标是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帮助幼儿理解自然现象,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例如:带领幼儿认识小动物,并不只是让幼儿记住动物的外型特征、习性等客观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与喂养观察动物的过程中,让他们懂得世界生物相伴声相伴的关系,树立关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2.拓展幼儿的探究空间。科学教育带领幼儿走进科学的殿堂,在教师的精心培育下感受科学知识的神奇,体验科学的创造的快乐。它是帮幼儿造一条漫游世界的飞机,而不是造一间严格控制的实验室。
幼儿园是航空母舰,真正的驾驶员不是教师,而是幼儿自己。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科学教育要体现趣味性、启蒙性,融合性。提供幼儿一些浅显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能使幼儿对科学现象感兴趣,敢于探索,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
3.培养幼儿的完美人格。科学教育强调对幼儿完美人格的培养,在活动中形成幼儿实事求是、尊重他人、关注周围环境、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科学教育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幼儿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内容,不破坏幼儿对于客观世界的美好向往。
科学教育强调儿童是生活的主人,参与可能的生活事件策划与操作实施。某幼儿园改造户外场地铺设石头俑路,把铺设石头路面的任务交给中班小朋友。于是,小朋友们精心挑选石头,设计花纹,每天派出一个小组小心地排序摆放,大家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认真与专注。
经过几天(每天40分钟)的努力,路面终于铺好了了,成功的喜悦包围了每一个人,在蛹路尽头,小朋友摆上了“中二班”三个大字,说等自己当了爸爸妈妈后要带自己的孩子来看自己铺的路。
整个活动培养了幼儿关注环境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设计能力、排序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了幼儿自信与集体观念,给幼儿创造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对幼儿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科学教育教什么?科学教育的主题从哪里来,目标如何制定,内容又该如何选择?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科学教育对象——科学教育主题如何确定
1.幼儿的兴趣与经验是主题确定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要反映幼儿周围生活的现象,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遇物而思,遇思而诲,在选择科学活动的主题时,要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
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新奇的,但又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脱离幼儿的年龄特点。
2.选择常见的幼儿能理解的科学经验。幼儿的兴趣爱好更是多种多样,因而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其主题必须是最基本的,有多种探索可能的,有代表性的。如:“生活中有弹性的物体”,“怎样让物体转起来”,“生活中的工具”,“阳光下的影子”等。
3.选择适宜幼儿群体探究的学习内容。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我们要选择适合教师组织开展,绝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且适宜集体或小组幼儿共同探索的,有经验共享价值的活动。
而对于那些内容虽然很有价值,但不适宜集体探究的,则可以建议家长在家进行。如:幼儿喜欢每天晚上观察星空,即使是寄宿幼儿园也不能每天做到。但可以让这名幼儿将他画的“春、夏、秋、冬”星空的变化贴在班里,和大家分享。
(二)明确科学教育实质——科学教育目标怎样定。活动目标是科学教育总目标的具体化。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学前教育大纲要对幼儿发展的总要求,又要兼顾幼儿的兴趣爱好;既要考虑幼儿相关经验的调动,又要能够发展幼儿的认识与思维水平,提升幼儿的能力;既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技能发展,又要兼顾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索欲望、科学操作能力为出发点。
1.具体明确,能体现学习后达到的效果。指向一次预成性活动的目标要能够体现学习后达到的效果,能够通过幼儿的外在行为表现对目标达成度加以测量。
如:认识沙漠动物的主题,浅层目标是“认识常见沙漠动物的明显外型特征”;中层目标是“认识了解沙漠动物的外型特征与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沙漠动物的兴趣”,而深层目标则“培养幼儿对其它沙漠动物的探究兴趣,认识沙漠动物的特有特点与环境的之间的关系。”
2.根据的教育内容的特点,有所侧重。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愿望,每一次的科学教育目标要结合具体内容而有不同能力发展的侧重点。如:“常青树与落叶树的不同”侧重点在于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而“辨别生熟鸡蛋”的则在于操作探索的培养,培养幼儿日常生活中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体现科学教育的长远性。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开发幼儿的科学潜能,使幼儿能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每一个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都既要有的认知操作技能的目标,又要体现科学教育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长远价值。
4.目标要根据活动过程需要体现灵活性。科学教育目标是为幼儿科学活动过程服务的,因此科学活动要结合幼儿的学习兴趣灵活调整,以适应幼儿发展水平与兴趣爱好。有时是局部调整,有时是完全推翻原有目标,重新设立新目标。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指导策略
(一)不同环节的指导重点
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面向全体幼儿,给幼儿充分的主动学习机会的活动。既要强调幼儿的主题地位,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机会与条件。那么,在科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的指导重点有什么变化呢?
1.初始阶段:提出挑战任务,引起幼儿的探索动机。明确提出任务。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引起幼儿探索动机。可以以任务形式提出问题,如:“我们前些天制作了风车,那么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不动风车又能使风车转起来呢?” 游戏操作活动中引出任务。可以让幼儿操作玩具或游戏材料,在操作过程中引出任务。
如:先让幼儿玩各种电动玩具,但电动玩具中不装电池,从而引出怎样使电动玩具动起来,电池的作用的主题。在已有发现中提出新任务。对于个别幼儿的新发现,教师可以向全班幼儿介绍他们的发现并提出新的任务。
2.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素养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会总结交流经验。
帮助幼儿提出假设;活动的任务确定以后,教师应带领幼儿设想自己的假设,共同讨论、交流探索计划,通过别人的计划完善自己的计划,听取别人的意见。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时机,提出发散性问题与聚合性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3.活动结束——引导幼儿总结经验。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做法,思考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从别人的做法中得到启示。
语言描述法:集体或小组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师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过程演示法:幼儿演示说明探索过程,与大家分享经验。
作品展示法:幼儿可以随时展示自己在幼儿园、家中的实验结果记录,绘画作品,照片等,可以放在展示栏中,也可以装订成册和大家分享。
经验提升法:教师根据幼儿的成果交流,拓展幼儿的认识,提出新的探索方向,引起幼儿更深入的思考,更广泛的探究。
科学活动计划没有统一的模式,计划的指定是为了提高活动效率。幼儿园在改革初期,总在是先写计划还是后写计划;祥写还是略写;是写计划还是写反思;是提前备一周的还是一天压着一天写等问题上争论不休。
其实,计划是为实践服务的,预成计划的优劣关键要看计划能不能指导实践。反思调整计划的能力应引起重视,它是伴随教育过程始终的隐性教育能力,存在与教师对幼儿的兴趣点的观察、把握中;对幼儿讨论与争辩的引导中……
这种隐性教育能力在活动前无法准确预料,但却是教师高水平教育能力的体现,且在促进幼儿的发展方面具有价值。
(二)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1.提供直接经验——引发探索兴趣。幼儿天生好奇,爱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因此,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直接经验,满足其好奇心,亲身去体验、挖掘答案。
随机性活动:直接观察平台上的出气孔;下雨前小动物的变化;立交桥是怎样长长的;下水道的水哪里去了……
生成性活动:尽量在现象发生的现场进行。如:某幼儿园的幼儿发现教室里有一个光环,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光环从哪里来的,原来是教师手表的反光,从而引出一个系列活动“光与影儿”。
预成性活动: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刻意计划的活动。如:种子发芽、磁铁的吸引力、水中的沉浮、我们的小脚丫等。
2.善用随机经验——形成探索助力。科学是幼儿每日经验的一部分,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幼儿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的,也是最不容易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容易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
如:春天来了,幼儿发现空中飞着许多柳絮,于是教师和大家一起玩捉柳絮的游戏,游戏过后引导幼儿思考:柳絮从那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有那些好处?有什么不好?怎样避免让它破坏环境,你能给政府出个主意吗?
3.制作游戏玩具——满足探索需要。物质材料指的是由教师设计和提供给儿童的操作材料和制作材料,它也是儿童学科学的环境要素之一。
学前儿童学科学是通过物质材料的辅助,在操作中进行的。无论是集体的正规性科学活动,还是儿童自由选择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无论是科学探索和发现活动,还是科技制作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提供。
儿童科学经验的获得,有赖于物质材料的提供。如果没有可供儿童直接操作的物质材料,只是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或演示,儿童就不可能获取相关的科学经验,仅在头脑中留下一些模糊的记忆。儿童对操作物质材料的兴趣,若引导得当,就能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儿童不仅满足了动手的欲望,还能够有所发现,或者得到一个成功的结果,这些更强化了他们对于科学活动的兴趣,成为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动力。
4.强化程序能力——培养学习方法。培养幼儿的程序能力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包括观察、推理、预测、实验、沟通五方面。
观察是用感官获取信息的直接方法,是最基本的科学程序能力,观察的过程可能会涉及分类、排序、比较、测量、空间关系等问题。
教师要尽量让幼儿运用这些能力,鼓励幼儿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对目前现象提出形成之原因,预想未来的状态,根据观察的现象试着提出合理的解释,将幼儿的科学经验整合起来,帮助幼儿超越从“发生了什么事”到“这是怎么来的”这一思维进展过程。
在幼儿探索过程中的沟通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为重要的科学能力,科学家就是用口头、书面、肢体、文字、图表、公式来沟通他们的研究成果。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沟通。
(河北省涿州市西城坊中心东城坊小学)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应从哪些角度去整合?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人们为了认识已知世界所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同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未知世界变得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深邃。3-6岁的幼儿正处于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不但爱问为什么,更想知道这是怎么样的 这是怎么来的 这是怎么做的 所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也是我国科学兴国的奠基工程。我园以各领域活动之间的整合为立足点,探索园本课程科学教育活动,做了多年的研究工作。不仅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还为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重视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及科学方法的习得等,意在实施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为达到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的特点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可以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这四点分析,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目标的长远性,经过时间的不断推移,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合理化、科学化,不再片面要求学前儿童学习知识,发展各项能力,而且更要培养他们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家开始重视幼儿的感性经验和科学方法的学习。例如在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首要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构成也由知识经验、科学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的顺序变为情感态度、科学方法和能力、知识经验的科学合理的长远目标。内容的生活

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 坚持以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为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实施幼儿科技教育时,有些教师受传统科学教育的影响,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技能的培养,把传授多少知识,培养多少技能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个人认为,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不能达到幼儿科学素质早期培养的根本目的。《纲要》站在人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高度,突出强调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强调要克服传统科学教育只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弊端。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实施的幼儿科学教育仅仅是启蒙教育,其目的主要是让幼儿具有初步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而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些科学知识、方法和形成一些科学技能。 根据《纲要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