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正文

“最好的教育就是最适合的教育”语出何人?

为什么复旦大学教授说,适合就是最好的教育?



一个优秀的孩子,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

长大了,读初中了也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

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在读博士。

你看,父母也荣耀了,感觉孩子很优秀,不到45岁就是副处级干部,不到50岁就是正处级干部了,见到亲戚朋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孩子有出息。

然后,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了。

父母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吗?

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书画、那么多才干......我们就要思考了,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

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1)

引导孩子转向爱、善、智慧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

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

那么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

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过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

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

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我从这个例子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

什么是教育?

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我把这句话送给各位父母,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

上天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会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

你记得这句话,“存在即价值”。



(2)

教育就像养花,需要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

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来。

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

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

“她学习成绩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

我说:“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

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快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

我说:“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高,比你漂亮,还考了一个好大学。”

她说:“当时我真的很着急,现在觉得很自豪。”

但是教育又最怕出现两种极端:

一种是完全撒手不管;另一种是按照自己心中的花去助长,而非花的本来木有和需求。

只有默默耕耘,才有静待花开的机会。

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要给孩子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地,静心观察花的种类,再以此选择耕耘方式,再适度引导,除杂草、保丰茂。



(3)

适合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

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性。

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

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

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定论,说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

名校选孩子读书,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选择名校的人就多,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

从事物的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选择人的教育叫“伪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这些名校还要考试入学,两科语数,小学低于198分,没有特长,一律不能录取。

我所在的学校收的是几十分、120分左右的孩子,我们一样要把他们教出来的。



(4)

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规律

为什么说要潜心育人?

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

我们好多时候都把学生当作了手段,而不把学生当作我们的目的。

你看,为什么当作手段了?

使劲培养,培养好了以后我得高额奖金。这是他获得奖金的手段、获得名誉的手段,于是难免浮躁。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

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

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晚上11、12点基本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

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

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凌晨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

有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

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因为孩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

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

没有,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

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第二个“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是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

但是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勤奋学习。

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

不要看到邻居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

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

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5)

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准则

教育怎么做呢?

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

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哲学家怎么看待教育?最经典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

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

什么叫过头?

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

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这句话林崇德的格言吗

8、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19、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20、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也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生动体现。“适合的教育”就是要适合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适合自己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应该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社会角色的适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教育适合学生,就是要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路径。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适合的教育”,才能激发出每一个独特个体内心的智能,包括兴趣、热情,包括信念和坚守,包括善良、责任,包括上进心、平常心、羞耻心,然后加以养成和锤炼,继而开花结果、成长成才。

适合教育是学校的共同课题

“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宁波市教科所所长沈海驯指出:适合教育”包含适合的文化、适合的课程、适合的教学、适合的评价,根本在于教育的民主性,关键是课程选择。

据了解,自2014年12月浙江省颁布新高考方案以来,宁海县多所普高都已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校本选修课程、选课走班乃至走校、更注重“合格+特长”、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等,正日渐成为当下普高学生的新常态。

因此,树立“适合教育”理念,“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事实上已成为摆在每所学校、每个家长面前的共同课题。

以上内容参考教育部-“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以上内容参考:宁海新闻网(由宁海县委宣传部委托宁海县新闻中心主办)-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榜样的力量和家庭的善良是谁说的

有个人问蒋勋,我现在的五岁的女儿将来该学钢琴还是小提琴,但蒋勋建议他每天下班之后多抱抱女儿,比较重要。 因为所有的艺术讲的都是人的故事,一个孩子如果不记得父亲的体温,她将来看画、听音乐都没有感动。 如果没有这些触及心灵的记忆,所有的艺术对她而言都只是卖弄而已。 没有体验过温暖和被爱的经历,创造不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 我记得蒋勋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桐花林里走,看见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在地上玩,妈妈在远处和人聊天。 桐花很特别,开花过后会大片大片地飘落,如果你站着桐花树下五分钟不动,身上便会落满了桐花,满地也都是美丽的桐花。 突然小男孩大叫:“妈妈,妈妈……” 原来他玩的时候,

为什么说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