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酒精、重金属(如铅、汞)中毒会对小脑神经产生麻痹作用?

共济失调怎么办?

共济失调指运动时动作笨拙而不协调,患者表现为走路困难或精细运动障碍。多种病因可导致共济失调,包括酒精滥用、药物中毒、脑卒中、脑瘫、多发性硬化等。某些遗传和基因的缺陷亦可引起共济失调。


  • 共济失调是一种神经系统受到损失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常常以不能自主协调肌肉运动,步态异常,言语功能障碍和眼球运动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 共济失调根据损伤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小脑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额叶性共济失调等几类。

  • 共济失调的治疗的关键是对病因的明确。明确病因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适当使用助行器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运动能力。

疾病因素

遗传因素

先天型共济失调多由遗传因素引起,由于染色体基因出现异常,产生具有神经毒性的多聚谷氨酰胺,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诱发产生共济失调,常呈常染色体遗传。

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本身、小脑脚的传入或传出联系纤维、红核、脑桥或脊髓的病变均可产生小脑性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肿瘤、转移瘤、结核瘤或脓肿及血管病、小脑变性及萎缩等。

大脑性共济失调

大脑额叶、颞叶、枕叶与小脑半球之间通过额桥束和颜枕桥束形成纤维联系,当其损害时可引起大脑性共济失调。多见于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等损伤额桥束和顺枕桥束纤维联系的疾病。

感觉性共济失调

深感觉障碍使患者不能辨别肢体的位置及运动方向,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觉传导路径中脊神经后根、脊髓后索、丘脑至大脑皮质顶叶任何部位的损害都可出现深感觉性共济失调。多见于脊髓后索和周围神经病变,也可见于其他影响深感觉传导路的病变等。

前庭性共济失调

前庭损害时因失去身体空间定向能力,产生前庭性共济失调。多见于内耳疾病、脑血管病、脑炎及多发性硬化等。

相关疾病

小脑肿瘤、转移瘤、结核瘤或脓肿及血管病、小脑变性及萎缩、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等损伤额桥束、脊髓后索和周围神经病变、内耳疾病、脑炎及多发性硬化等

非疾病因素

  • 当头部受到外伤时,头部受到的冲击会损伤大脑及脊髓,引起小脑部分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引起急性共济失调。

  • 中毒:酒精、重金属(如铅、汞)中毒会对小脑神经产生麻痹作用,也会造成共济失调。

  • 营养缺乏:如维生素E、维生素B12缺乏等,引发共济失调。

  • 药物:尤其是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类药物,共济失调是常见的副作用。

  • 病毒感染:常见的如水痘带状疱疹等,会引起共济失调的并发症,随着时间慢慢消退。

  • 症状

    共济失调表现多样,常以行走不稳、精细运动障碍、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的部位不同,可分为4类,可伴随眩晕、肌张力减弱等症状。

    症状分类

    小脑性共济失调

    表现为站立不稳,不能走直线、不能完成复杂精细的动作,可伴有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和构音障碍,指鼻试验不准。

    感觉性共济失调

    行走时有踩棉花的感觉,睁眼时症状不明显,闭眼后症状加重。关节位置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

    前庭性共济失调

    眩晕、呕吐为突出表现,步态不稳,行走时向一侧偏斜,不能走直线。眼球震颤明显。

    额叶性共济失调

    走路不稳,体位性平衡障碍,常伴有肢体瘫痪、皮质感觉障碍,临床较少见。

    典型症状

  • 身体运动不协调,表现为步态不稳,走路易跌倒,向后或向一侧倾倒,不能走直线,走路有踩棉花感。

  • 精细运动困难:也是共济失调最常见的症状,患者不能独立完成吃饭、写字、穿衣、系纽扣等精细动作,需要他人的帮助才可完成。

  • 发音异常:属于共济失调的临床特征:因发育器官的唇、舌、喉肌共济失调所致。表现为吟诗样语言,说话缓慢,含糊不清、说话断断续续。

  • 眼球震颤:是共济失调常见症状之一,损害与前庭的联系时,可产生双眼;来回摆动。

  • 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的常见症状,严重时发生呛咳的情况。

  • 伴随症状

  • 肌张力减低,是小脑受损的典型表现,不能维持姿势或体位,较小的力量可以使肢体来回移动,行走时上肢摆动的幅度增加。

  • 眩晕:感觉自己或周围物体旋转。

  • 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行走不稳、精细运动障碍、眼球震颤等共济失调的表现时应及时就诊于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进一步完善体格检查、头部CT、MRI、脑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就可导致该症状的一些疾病做作出鉴别。

    就医指征

  • 若出现共济失调的表现(如行走不稳、精细运动障碍、眼球震颤等)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若患者出现肢体瘫痪、吞咽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 就诊科室

    推荐患者优先就诊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医生询问病情

  •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间断出现还是连续出现?

  • 有没有可以改善症状的姿势或运动?

  • 睁闭眼、光线明暗对症状轻重有无影响?

  • 直系亲属有这种情况吗?

  • 是否经常饮酒或服用药物?

  • 近期是否接触过有毒物质?

  •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指鼻试验

    伸直一侧上肢,用食指尖触摸自己鼻尖,可以两侧交替动作。

    跟膝胫试验

    仰卧位,抬高一侧下肢,屈膝,然后将足跟置于对侧膝盖上,贴胫骨下移到踝部。

    辅助检查

    头部CT、MRI

    可了解脑部结构、血管等情况,了解有无肿瘤、转移瘤、结核瘤或脓肿及脑血管病及小脑变性及萎缩等,对共济失调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电图

    可了解脑部有无异常放电等情况,对共济失调的诊断具有辅助意义。

    肌电图

    当病变位于周围神经或后根、后索时,可行肌电图检查具有重要诊断意义,且可进一步定位病变位置。

    脑脊液穿刺活检

    可了解有无出现、感染等因素所致共济失调,可辅助寻找导致共济失调的原因,若考虑感染所致时,脑脊液培养阳性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电测听、听觉诱发电位、前庭功能检查等

    当考虑为前庭性共济失调时可行这些检查明确诊断。

    抗体检测

    对患者进行抗体检测可明确是否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共济失调。

    诊断标准

  • 患者若出现行走不稳、精细运动障碍、眼球震颤时则可初步诊断为共济失调。

  •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等)、头部CT、MRI(如有出血、梗塞、肿瘤等)等检查,可初步判断导致共济失调的原因。

  • 综合实验室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结果(脑电图、肌电图有无异常放电,前庭功能检查是否正常,脑脊液是否提示颅内感染等),进一步明确共济失调的病因诊断。

  • 鉴别诊断

    本症状特征表现明确,为患者主诉症状,一般无需与其他症状鉴别,临床多会对于本症状的起因进行鉴别:

  • 脑干病变:凡损害延髓后束或其核或桥脑和中脑的内侧丘系时均可发生感觉性共济失调。延髓病变其共济失调在同侧,桥脑、中枢病变共济失调在对侧,其特点是伴有病变同侧的颅神经损害症状,且大多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

  • 丘脑病变:丘脑性共济失调的病因可为血管性、肿瘤和外伤等。除可有对侧半身感觉性共济失调外,尚可有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及浅感觉障碍,其共济失调上肢重于下肢。因丘脑中间腹核与小脑有联系,故丘脑病变时还伴有小脑症状。丘脑病变引起深感觉障碍。可见到手足徐动样动作,尤其是在手部明显,即所谓丘脑性不安手,在闭眼时手不能保持一定的姿势而出现手指呈指划运动,这是由于手的位置觉障碍所致(假性手足徐动)。

  • 顶叶病变:顶叶病变引起感觉性共济失调可见于对侧肢体,或肢体的一部分,如手或手指等。其病因可有血管性、肿瘤等。顶叶病变引起的共济失调与深感觉障碍无平行关系,即共济失调明显而深感觉障碍却极轻微。顶叶病变的深感觉障碍主要是空间定向感觉障碍。

  • 小脑橄榄萎缩:本病又称原发性小脑实质变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少数患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表现初 期步态不稳,走路蹒跚,两足分开。以后影响手的精细动作,字迹变坏,讲话口吃,或有吟诗状语言。肌张力低,意向性震颤,指鼻跟膝胫试验不准。部分病例后期 出现眼球震颤。膀胱括约肌障碍也较常见,少数患者智能减退,视力正常,无感觉障碍。气脑造影、CT或MRI可见到蚓状沟加宽而第四脑室正常。

  •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本病是累及神经、血管、皮肤、网状内皮系统、内分泌等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表现:患儿步态摇晃明显,两腿分得很宽。继而上肢出现意向性震颤。多数患儿伴有手足徐动症,随年龄增大,锥体外系多动症可变的更为明显。眼球主动的向两侧同向运动慢而断续,常伴有眨眼和头的摆动,运动终止时出现眼球震颤,有小脑构音障碍。

  • 颞叶性共济失调:系颞叶中平衡中枢受损所致,也可由颅内压增高压迫而继发。颞叶性共济失调的特点是共济失调症状轻,早期不易发现,有同向偏盲,失语等症状。

  • 治疗

    共济失调症现如今尚无特异的药物治疗。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家庭处理

    康复治疗

    通过长期的锻炼和纠正,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运动能力。常用的锻炼包括器械锻炼、辅助工具运动等,患者锻炼时需循序渐进。

    到院治疗

    对症治疗

    尚无特别的治疗方法。药物引起者停用药物共济失调症状可减轻。

    药物治疗

  • 胞磷胆碱:提高血浆和脑的胆碱浓度,增强乙酰胆碱能神经元的作用。

  • 艾地苯醌:为脑代谢、精神症状改善药,可以改善脑缺血的能量代谢。

  • 5-羟色氨酸、金刚烷胺,可缓解和控制共济失调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饮食

    饮食调理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护理

    共济失调的护理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通过远离毒品、酒精以防再发或加重,同时由于共济失调的患者存在平衡障碍容易发生外伤或意外,需加强看护,可使用助行器帮助患者行动。

    日常护理

  • 根据医嘱定期定量服药,不可自行加量或减量,若出现服药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 保持充足的睡眠,进行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人体的能量补充非常重要。

  • 日常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遇事不着急,沉重冷静。精神压力过大时,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等方法释放压力,若情绪出现抑郁表现,需及时就医。

  • 根据医嘱定期复查。

  • 预防

    共济失调可由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引起,因此预防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共济失调的预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预防措施

    预防先天性共济失调

    做好遗传咨询,进行产前诊断,母亲怀孕期间做好保护措施,不要受到病毒等有害物质的侵袭,定时进行产检。已确诊有你基因缺陷的患者,生育时可进行产前诊断。

    预防后天性共济失调

    避免头部外伤,积极治疗脑部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预防酒精、药物等中毒,避免出现维生素E、维生素B12缺乏等。

共济失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疾病因素 遗传因素 先天型共济失调多由遗传因素引起,由于染色体基因出现异常,产生具有神经毒性的多聚谷氨酰胺,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诱发产生共济失调,常呈常染色体遗传。 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本身、小脑脚的传入或传出联系纤维、红核、脑桥或脊髓的病变均可产生小脑性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肿瘤、转移瘤、结核瘤或脓肿及血管病、小脑变性及萎缩等。 大脑性共济失调 大脑额叶、颞叶、枕叶与小脑半球之间通过额桥束和颜枕桥束形成纤维联系,当其损害时可引起大脑性共济失调。多见于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等损伤额桥束和顺枕桥束纤维联系的疾病。 感觉性共济失调 深感觉障碍使患者不能辨别肢体的位置及运动方向,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

共济失调会遗传的吗?

有小脑共济失调,这个是染色体的问题,这个是有遗传倾向的,并不是每一个都能够遗传上。具体要咨询医生。 共济失调的病因有小脑性共济失调、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 人体姿势的保持和随意运动的完成,与大脑、基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它分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遗传性共济失调四种类型因为其病因繁多,同一种药物治疗不同原因的共济失调疗效差异很大,故现如今临床对本病的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或方法。 同一种药物治疗不同原因的共济失调疗效差异很大,共济失调症现如今尚无特

为什么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

酒精是一种亲神经的麻醉剂,可直接损害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使脑细胞变性、坏死,造成神经细胞胞体萎缩和血流量下降,引起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有幻觉症,出现幻视幻听。

并且,长期大量饮酒会让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造成体内B族维生素缺乏,带来情绪不稳、精神不济等问题。

扩展资料:

降低喝酒伤害的办法

1、喝酒前吃点东西

这样做,一是能减少对胃壁的刺激;二是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它的浓度,延缓酒精的吸收;三是可以摄入酒精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选择的食物有奶类和豆浆等蛋白质饮料,苹果、南瓜等富含果胶的果蔬;全麦面包、杂粮粥等富含淀粉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

2、选低度酒,小口慢喝

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仅易醉,而且对胃等器官的损伤更大。

3、不要多种酒混着喝

各种酒混在一起喝,会让人不自觉地饮酒过量。此外,两种以上的酒混着喝还会表现出某种“协同作用”,更容易引起头昏、恶心、呕吐,以及其他中毒症状,对人体伤害更大。

参考资料来源:科普中国——有来医生:什么是酒精中毒性脑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春节怎么避免酒精伤身

小脑共济失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遗传基因缺陷:由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异常,产生多聚谷氨酰胺,而多聚谷氨酰胺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影响了细胞的正常功能,进而诱发共济失调。这种遗传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患病,儿女就可能会患病;部分呈常染色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不患病,儿女也可能会患病。 脑瘫:因为先天发育问题引起的脑瘫,可能会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对儿童大脑造成损害,进而损害儿童协调身体运动的能力,导致共济失调。 后天型共济失调 头部外伤:当头部受到外伤时,比如机械性损伤、砸伤、冲击伤等,头部受到的冲击会损伤大脑或脊髓,引起控制肌肉运动的小脑部分神经细胞损伤,或者引起脊髓、小脑与肌肉间的周围神经损伤,从而引起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