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检测新冠病毒的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核酸检测是怎样检测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除朊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含有核酸,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只含有核糖核酸的病毒。在新冠病毒出现后,我国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如果在患者样本中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特殊的核酸序列,则说明该患者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样本收集

在临床核酸检测中,首先需要根据试剂盒的样本要求进行样本的收集。样本类型主要包括咽拭子,鼻拭子,痰液,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等。


保存与运输

获得样本后,要立即进行检验,如果不能立即检验样本要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低温保存运输,运送到专门的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防止样品混淆,交叉感染,这样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出现假阳性等情况。


样本核酸提取检测

RNA的检测首先要将其转录为cDNA,在进行扩增检测。通过荧光定量PCR所得到样本Ct值的大小,就可以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核酸。

无论是样本的提取,保存,运输,样本核酸的提取检测以及结果的判读必须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来进行。


考虑到利于操作等多种因素,核酸检测样本多为鼻拭子。鼻拭子和口咽拭子的提取方法如下:

用一根较长的棉签插入鼻孔,通过鼻腔取鼻咽后部的分泌物;口咽拭子则是从口腔进入,擦拭扁桃体和咽隐窝附近的分泌物。

核酸检测全程时间比较短,无创口,高效快速。检测完就可以离开,回去等待结果就好。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症状的特殊性,有条件以及所处地区有要求的人要积极配合完成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原理

所有生物除朊病毒外都含有核酸,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仅含有RNA的病毒,病毒中特异性RNA序列是区分该病毒与其它病原体的标志物。

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的取样方法既不需要开刀也不需要打针,只要轻轻一抹。到了发热门诊或者是相应的检查室,医生会让病人张开嘴,用一个像棉签一样的拭子去擦拭扁桃体和咽隐窝附近的分泌物(就是新闻中经常提及到的咽拭子),也可以通过鼻腔取鼻咽后部的分泌物,然后放到试管里面,再交给检验科去做相应的病毒核酸的检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做核酸检测一定要清淡饮食,还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一定要保证一个充足的睡眠,也不要长时间的熬夜,在做检查前两个小时尽量不要吃东西会引起肠胃的不适。

做完检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喝温开水,也可以吃一些流食和半流食的食物。一定要确定是冠状病毒,一定要选择隔离的方法来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同时家人一定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核酸检测究竟是怎么回事

迄今为止,我国检测新冠病毒有哪些方法?

1、荧光PCR法。PCR法指的是聚合酶链式反应,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荧光PCR检测的原理为——随着PCR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最后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 2、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这种检测主要是用专门的仪器检测测序载片上DNA纳米球携带的基因序列。这种检测的灵敏度高,不容易漏诊,但结果也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准。 3、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原理是基于核酸之间的互补结合特性开发的一种检测方式,能够用于定性或定量测量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核酸。 4、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检测试剂是检测血清中由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的IgM或I

核酸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核酸检测其实是检测受测者体内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RNA)。每种病毒的核酸内部都含有核糖核苷酸,不同的病毒所含的核糖核苷酸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使得每种病毒都具有特异性。

新冠病毒的核酸也是独特的,核酸检测就是对新冠病毒的核酸进行特异性检测。在进行核酸检测之前,需要采集受测者的痰液、咽拭子、肺泡灌洗液、血液等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检测,就可以发现受测者的呼吸道感染了什么病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常用的是咽拭子样本检测,将样本裂解提纯,从中提取出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主要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这种技术是荧光定量PCR技术与RT-PCR技术的结合。在检测过程中,先采用RT-PCR技术将新冠病毒的核酸(RNA)逆转录为对应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将得到的DNA进行大量复制,同时,使用特异性探针对复制得到的DNA进行检测,打上标记。

如果存在新冠病毒核酸,仪器就可以检测到荧光信号,而且,随着DNA的不断复制,荧光信号不断增强,这样就间接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存在。

核酸检测为阳性不一定是确诊

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就可以确认受测者上呼吸道存在病毒核酸,但并不能直接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在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情况下,还要综合流行病学史对受测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如果受测者还有发热、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状,以及与已确诊的感染者有接触史等,就可以诊断为确诊病例。

如果受测者没有任何相关症状,一般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传染性,而且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后来也开始出现症状,变成了确诊患者。

以上内容参考 潇湘晨报—核酸检测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假阴性?

核酸检测的原理是什么?DNA和RNA怎么区分?什么是假阴性

如今,疾病越来越复杂多样,而疾病的检测以及甄别对于治疗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就拿这次新冠肺炎的爆发来说,其中“核酸检测”这种医学检测手段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那么,核酸检测技术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核酸检测会有的一定几率出错?什么是假阴性?


核酸。

核酸作为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分为脱氧核糖核酸,以及核糖核酸,其中脱氧核糖核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基因,即DNA,一般以细胞为单位的生命体的遗传信息都是以脱氧核糖核酸的形式被储存在DNA里的,但是病毒的遗传方式有所不同,比如有一部分病毒是以脱氧核糖核酸为遗传物质的(乙肝病毒)。


但是普遍的DNA病毒致病性不同,一般常见的致病性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种叫做RNA的物质,即核糖核酸。

总之,核酸就是在细胞核里面的一类生物聚合物,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核苷酸或者碱基所组成的序列,参与着遗传物质保存、繁殖等生化合成和细胞代谢,决定着细胞或机体的性状表现。


自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正式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人类对病原体的研究从形态学层次深入到了分子层次,而核酸检测技术就是基于分子水平的一项检测技术。


核酸检测技术

简单来说,由于每一个生物的核酸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致病微生物核酸内部的基因学序列,来确定生物体上是否携带有病毒。

核酸检测技术是基于核酸双链互补配对原则的核酸杂交技术,首先合成一段与特定病原体DNA或者RNA互补的单链核酸序列作为探针,并用生物素、放射性同位素、酶等进行标记,然后与待测病原体的核酸进行杂交。如果探针能与待测病原体的核酸互补配对,便能观察到标记物的信号,以此来证实待测病原体的种类。


当探针与病原体核酸互补结合后,探针上的标记物便会显色,研究人员就通过观察病原体样本是否显色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但是有时候会因为患者体内的病原体核酸含量过低,检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直到20 世纪八九十年代,PCR 技术的出现才大大提高了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性和准确性。核酸检测技术不必预先对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便可直接检测,方便快捷,而且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高,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于核酸检测的价格各个地方略有不同,一般做一次核酸检测可能需要200到300元左右,一般24小时内就可以得出结果。

虽然核酸检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关于核酸检测的假阴性率过高的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比如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一名急诊护士在6月18日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但6月17日她曾参加的核酸检测结果却为阴性,这个结果也让众人对核酸检测技术提出了质疑。

假阴性、假阳性

假阳性是指本来的阴性样品结果检测为了阳性,即错检;假阴性是指本来的阳性样品检测为阴性,即漏检。


实际上,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核酸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阴性”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有项研究就发现,新冠患者在感染期间至少会有20%的漏诊概率,即会出现假阴性结果。虽然核酸检测技术会有假阴性的问题出现,但我们对于核酸假阴性也不能掉以轻心。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