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正文

非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是没有传染性,没有侵染过程称为什么

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又称为传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不能互相传染,没有侵染过程,又称为生理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非生物因素有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小叶病、黄叶病、缩果病、芽枯病、粗皮病等)、水分供应失调(旱害或涝灾)、温度的过高或过低(日烧或冻害)、日照的不足或过强,气、水、土壤中有毒物质的毒害、农药的药害等等。

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含类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多种。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必须要病原、感病植物、环境条件三者均具有时才能发生。二者的区别见表7-1。

表7-1 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

什么叫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专家解答

(1)侵染性病害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由于侵染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多种类型。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环节: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对寄主进行侵染活动(初侵染病程)。由于初侵染的成功,病原物数量得到扩大,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传播(气流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以及人为传播)开来,进行不断的再浸染,使病害不断扩展。由于寄主组织死亡或进入休眠,病原物随之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处于休眠状态。到次年条件时,病原物从其越冬场所经新一轮传播再对寄主植物进行新的侵染。这就是侵染性病害的一个侵染循环。

(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如营养、水分、温度、光照和有害有毒物质等,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而出现不同病症。有些非侵染性病害也称植物的伤害。植物对不利环境条件有一定适应能力,但不利环境条件持续时间过久或超过植物的适应范围时就会对植物的生理活动造成严重干扰和破坏,导致病害,甚至死亡。

这些由环境条件不适而引起的植物病害不能相互传染,故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这类病害主要包括缺素症、缺镁症、缺锰症、缺锌症、缺铁症、缺钙症、缺钾症、缺铜症、缺硼症、冻害、旱害、药害等。

提示板

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可以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或者依据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在区分非浸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时,应该明确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是:①没有病征。但是患病后期由于抗病性降低,病部可能会有腐生菌类出现;②没有传染性,没有发病中心;③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

在田间如何区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由于侵染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多种类型。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环节: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对寄主进行侵染活动(初侵染病程)。由于初侵染的成功,病原物数量得到扩大,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传播(气流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以及人为传播)开来,进行不断的再浸染,使病害不断扩展。由于寄主组织死亡或进入休眠,病原物随之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处于休眠状态。到次年开春时,病原物从其越冬场所经新一轮传播再对寄主植物进行新的侵染。这就是侵染性病害的一个侵染循环。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

按照病因性质和特点,植物病害的类型可以分为哪几类?

植物病害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由病原生物侵染造成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因为植物病害能够在田间传染,病原物能够繁殖和传播,又称为传染性病害。如柑橘黄龙病,是由韧皮部秆状细菌引起的,可以通过嫁接和柑橘木虱等传播。另一类是没有病原生物参与,只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恶化所引起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如植株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致的遗传性病害,过高或过低温度、湿度,风、雨、雷电等物理因素恶化所致的病害等。

病理学重点?

1、 植物病害:由于致病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作用,植物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出现多种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的现象。 2、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因而也称传染性病害。 3、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子即不适合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传染,因而也称非传染性病害。 4、 症状:植物感染病原物或受非生物因子的影响,经过生理病变和组织病变后,最后在形态上出现 有别于正常植株的病变,这种病变后的形态特征称为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两方面。 5、 病状:是患病植物本身在受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