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方法 > 正文

昏招跌出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纸上谈兵赵括直接导致赵国亡国吗?

有一个成语叫做纸上谈兵,是专门用来说那些只知道理论而不切实际的人的。这个成语的来历是源自于战国时期的赵括身上。

赵括这个人从小就熟读兵书,在跟他的父亲赵奢讨论军事的时候能够滔滔不绝,他的父亲自愧不如。不过赵奢却认为赵括根本不能担当大任。后来赵括果然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将白起大败,坑杀四十多万。导致了赵国的彻底衰弱。

而三国时期竟然也有一个人在明明知道了古代赵括的典故之后,却仍然重蹈覆辙。此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马谡。

著名的《三国演义》中将马谡的事情描绘的极为生动,令人扼腕叹息。而马谡的失街亭和后来的空城计、斩马谡,被元代的戏曲改编成了一出戏,名叫“失空斩”,也就是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合称。

能够成为纸上谈兵的高手的人,肯定是具备一个特点的,那就是他必须熟读兵法,他必须饱读诗书。很明显,马谡是符合这样的特点的。不然他不可能得到卧龙诸葛亮的青睐。

那么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和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马谡又岂会不知?

既然如此,为什么马谡不能吸取教训,反而重蹈覆辙呢?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就是马谡太自信了。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跟赵括是同一种类型。

缺点这个东西是别人才能看得出来的,常人自己很难知道自己的缺点。不过更大的可能应该是,常人大部分也都知道自己的缺点,但是却喜欢自欺欺人,对自己的缺点选择逃避,不予改变。

马谡跟赵括是相同的,但这只是结局而已。他们的开头并不相同。赵括一生的第一战,就是长平之战,就兵败身死,为人耻笑。而马谡却在失街亭之前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

马谡在诸葛亮南征南蛮的战争中,提出了著名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十六字策略。于是导演了诸葛亮收服南蛮人心的好戏,使得南蛮投降后不再反叛。这段历史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写成了七擒七纵,非常精彩。

马谡是立下非常大的功劳的。可见作为一个谋士或军事参谋,马谡是称职的。而且诸葛亮一直喜欢和他谈论军事,更加说明马谡是有点真才实学的。

立过实实在在的战功,而且有诸葛亮的喜欢,马谡有理由相信自己不是赵括。

所以,我猜测,他读到赵括的故事的时候,可能和我们所有人一样在讥笑赵括。

孰不知,后人却连他一块讥笑了。

真正的问题出在诸葛亮的身上。诸葛亮的识人和用人可能是存在一点问题的。马谡是称职的参谋就一定是个称职的统率或将军吗?这两者显然不能混为一谈。

后来,马谡的问题可能就是因为他身处不同的职位,而难以做到旁观者清了。战争是一种残酷的事情,一旦深陷其中、面临生死的时候,很有可能迷失自我。那个时候,即使判断准确,也有可能会昏招跌出。

打个比方。谁都知道有病要去看,但是,讳疾忌医却成了很多人的现实问题。谁都知道海水不能解渴,但是当身处大海孤立无援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忍不住去喝,使自己死得更快!

马谡,不过是迷失了自我而已。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昏招频出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曹操在兵力远低于袁绍的情况下,通过奇袭乌巢烧毁袁绍军粮,从而一举翻盘打败了袁绍,并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由于“官渡之战”中袁绍败得实在有些窝囊,因此后世总是以此战为例,嘲笑袁绍庸碌无能,将手中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那么历史上的袁绍在“官渡之战”的指挥过程中真的是昏招频出吗?其实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答案未必如此。

“官渡之战”爆发前夕,曹操先是带着军队去攻打占据下邳、沛县一带的刘备,以解决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当时袁绍的谋士田丰对袁绍说道:“与公争天下者,曹操也。如今曹操东击刘备,一时不容易罢兵,我们现在举兵攻击曹操的后方,必可一往而定。”可是袁绍却以儿子生病没心情去打仗为由将田丰的建议给否决了。

从表面上来看,袁绍的决定似乎非常愚蠢。然而仔细分析田丰的建议,其实可执行度并不高。当时袁绍的根据地在河北,要袭击曹操的总部许昌就得先集结一定兵力,然后渡过黄河,再前进好几百里才能抵达,这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事情。而当时刘备实力还很弱,不可能长时间牵制曹操。也就是说,即便真依照田丰的建议去做,最大可能也是在袁军尚未抵达许昌前就会遭到曹军的围追堵截,届时进退两难,反而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袁绍不采纳田丰的建议,自然也有他的顾虑。

袁绍出兵前,田丰又建议他分兵多路,从不同方向对曹操领地发起攻击,曹操救左则击其右,救右则击其左,使曹军疲于奔命。由于袁绍实力强于曹操,所以田丰的这一建议就是通过消耗战来耗尽曹军元气,待到最后再给曹操发起致命一击。

这次袁绍还是没采纳田丰的建议,不过“官渡之战”袁绍从四月开始和曹操进入相持,直至八月才发起攻击。这段时间里,袁绍其实就是利用曹操军粮不足的劣势对他采取消耗战术。熟悉三国历史的读者想必都会知道,“官渡之战”中曹操始终受粮草匮乏的困扰,甚至一度打算退兵回许昌,这就是袁绍采取对峙消耗的结果,因为袁绍耗得起而曹操耗不起。与田丰声东击西的策略相比,迫使曹操大军在前线光吃粮不干事的消耗效果可能更高一筹。

“官渡之战”最关键的一役就是曹操奇袭乌巢烧毁袁绍军粮。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袁绍在收到乌巢遭曹军猛攻的消息后,没采纳张郃的建议派大军前往救援,反而听信谋士郭图的话派兵去强攻曹操在官渡的大本营。结果导致乌巢军粮被焚毁,曹操的大本营却安如泰山。许多人认为这又是袁绍昏聩无能的一桩铁证,然而仔细分析当时的情况,真实历史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许多。

曹操奇袭乌巢带上了五千骑兵,而驻守乌巢的袁军人数却达到了一万。所以从兵力对比上来看,曹操并没有多少胜算。而驻守乌巢的袁军将领名字叫淳于琼,许多人都以为这货是个傻蛋,可事实上淳于琼早年是“西园八校尉”中的右校尉,与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是同级别的将领。虽然我们无法借此推断淳于琼的军事能力,但至少也可以证明此人绝非毫不知兵的蠢材。

事实上,在得知乌巢遭曹军奇袭的消息后,袁绍选择出兵攻打曹操大本营也并不是什么昏招。首先,乌巢离袁绍大本营相距四十余里,在得知受到曹军攻击的消息后再出动主力前往救援大概率已经来不及;其次,袁绍无法得知曹操带了多少人马攻打乌巢,当时曹操在官渡的总兵力也只有二万余人,如果曹操带大部队去奇袭乌巢,那么袁绍直接抄掉曹操的大本营就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曹操只带少量部队去奇袭乌巢,那么淳于琼的一万人马也足以应付。

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袁绍决定直接强攻曹操大本营应该还是经过一番利弊权衡后作出的最佳选择。只是对曹操而言,“乌巢之战”不成功便成仁,所以必然拼了老命也得拿下。淳于琼只是个打工的,而曹操是个创业的,两人心态不同,所以在战场上的表现自然也不一样。结果就是孤注一掷的曹操以五千人马打败淳于琼的一万大军,并烧毁袁绍军粮。袁军在得知粮草已尽的消息后很快就自行溃败,“官渡之战”以曹操大获全胜告终。

为什么很多人英雄一世,年老时却昏招层出呢?

很多人英雄一世,年老却昏招曾出,齐桓公死后齐五公子率军夺位,齐桓公死后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爬出房外了才被新齐君收敛。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赵国国力大增,曾插手燕国、秦国内政。灭掉中山国,因废长立幼,壮年退位,自称“主父”灭中山后想重得政权,政变失败导致困死杀丘。汉武帝晚年受巫蛊之祸,大杀四方,太子刘据被人诬陷导致一家被杀,告发者,被告者统统被杀。为防止“吕后”事件发生,找个借口处死了新任太子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古代帝王,霸业图成。然年老矣,昏聩不知。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

姓吕氏,名小白。齐襄公时,齐国政治混乱。管仲、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莒国。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结果次年被雍林人杀害,并讨论重立君主。高、国两家事先暗地通知了小白回国。鲁国听说以后也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了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装死迷惑管仲。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又有齐国贵族国、高两氏支持,成为国君,即位以后发兵攻击鲁国,躲在鲁国的公子纠被杀,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小白本想杀了管仲被鲍叔牙劝下,后小白重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

因桓公逃亡时经过了谭国,但谭国待桓公不好,所以桓公在齐桓公二年(前684年)出兵灭掉谭国,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在齐国举行“北杏会盟”,旨在协力平息宋国内部争夺君位的变乱,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齐桓公的威望在诸侯中开始不断升高。会盟前齐桓公曾邀遂国国君入盟,遭到拒绝。“北杏会盟”结束后,齐桓公吞灭遂国。后通过“与鲁会盟”“鄄地会盟”“幽地会盟”“柽之会与重建邢卫”“贯之会、阳谷之会与召陵之盟”“首止之会、宁母之会与洮之会”“葵丘会盟”等一系列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获得了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

齐桓公晚年没有听从管仲的建议,重用了易牙,开方,竖刁等人,没有安排好身后事,导致齐国衰败。

赵武灵王赵雍继位时十五岁,联合韩国宋国破灭了以魏国为首的五国想趁赵国新君初立图谋赵国的诡计。后力排众议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国力大增,后因想专注于军事和扩张领土壮年退位,自称“主父”。曾趁燕国内乱联合秦国派人迎立在韩国作人质的燕公子职回燕国继承王位,又趁秦武王死后秦国内乱时联合燕国迎立在燕为质的公子稷回秦国继承王位。赵惠文王二年赵武灵王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赵惠文王三年中山国被灭。后赵武灵王想夺回政权在沙丘实施政变,结果被和公子章困死沙丘。公子章就是被赵武灵王废掉的长子。

汉武帝刘彻直至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权。他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yǎn)提出的推恩令,使藩王领地层层减少。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后开始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在天文历法上一直是汉承秦制,汉初一直推行秦历——颛顼历,以10月为岁首。直至汉武帝太初改历,施行新历法。而春节正是始于太初改历,汉武帝改正朔。后进入巫蛊之祸,昏聩之路。

身在皇帝家,权位不由人,齐桓公时五子争位,赵武灵王携长子与次子夺位,汉武帝时误杀长子一家,为避子幼母长,杀死钩弋夫人。都是权惹的祸。而帝王争战一生,高度集中,晚年放松后精神错乱,词不搭调,党派之争他以无能为力。

巧尽拙出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个人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反而把事情搞糟,干了事与愿违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人英雄一世,年老时却昏招层出?

不光英雄们如此,科学家也是一样。爱因斯坦也好,牛顿也罢,都是我们人类历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出现在年轻时代,晚年都信教了。其实不光这些名人,我们普通人更是如此。年轻时很多人敢闯敢拼,不怕辛苦和困难,但是老年时却变得很脆弱,经常干一些让儿女们颇有微词的事情。

其实这符合我们人的一生发展规律。幼年时期无论心智和身体都在成长中,青年时候达到鼎盛,因为还年轻,所以我们无惧死亡,事事争先;因为事业还在发展中,所以我们无惧失败,一往无前。

这样的日子大概伴随我们到中年,之后我们的一切机能都开始退化,我们开始不停的身体不适,我们开始变得记忆力衰退。

此时我们拥有家庭事业,很怕失去,但却明显能感觉到死亡的逼近。我们会变得无助,变得优柔寡断,变得患得患失,经常不自觉的做出一些可笑的事情。年轻人开始鄙视我们,嘲弄我们“老吏无胆”。

历史上强如汉武帝一样搞得自己家破人亡,天下大乱;开创大唐盛世的玄宗皇帝变成了一个昏庸好色的小老头,一手毁了那个不朽的王朝;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躲在家里数金币,爱因斯坦开始抛弃科学改信上帝。

这些事情让人遗憾,但却没什么可奇怪的。因为人上了年纪,糊涂是必然规律。生命像太阳一样,东升西落,人也一样会从鼎盛走向衰落。

我觉得这其实没什么奇怪的,恰恰是规律的必然结果,当然也有不少人在晚年能够克服自身出现的种种问题。我觉得年轻人应该理解老年人的这种现象,毕竟大家都会有终老的一天,可能到时候自己还不如他们。

人生匆匆不过百年,鼎盛时期只有短短几十年而已。各种王图霸业,丰功伟绩都会成为历史,我们回顾一生,尽量少留下遗憾就可以了。

展开全文阅读